日前新科立委洪慈庸針提出了捍衛正常工時的訴求,她在其中還特別提到了外籍護工的權益問題。根據資料統計2015年,在台灣的外籍勞工就已將近六十萬人,他們多半身處高危險性在公共建築設施的公地裡,比如捷運、高架道路等公共工程;再不就是投身在長工時的照護工作裡,如醫院或安養中心,換言之,假設抽掉這六十萬人,台灣的公共建設跟長照工作,將會出現非常大的缺口,但是,台灣人究竟用什麼樣的心態來看待這些人,這其實是洪慈庸所提出的問題背後,需要被更深刻反思的問題。


普遍台灣人對待外籍工作者的心態,往往並沒有真正地站在一個對等的位階上。這個問題可以分成幾個層面,就工作上來看,台灣人對於許多職業的解讀上,還是帶有許多迷思,如果有一個小孩子在課堂上說,我以後要當工人,必然會召來同學的恥笑與老師的指責,但在許多西方國家,這個狀況要來的好得多,比方德國實施雙軌制教育多年,在德國,一個高級技工的薪水與社會地位,是不會輸給文法商等白領階級的工作者,換言之,當外籍移工進入台灣職場時,台灣人就已經先從自己的價值觀裡,給對方貼上了標籤,也連帶給了一些負面的評價。

加上會來台灣工作,就是因為母國當地的經濟水準不如台灣,這也使得雇主在面對這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,心中預設了更強烈的雇傭關係,因此,上從藝人下到一般人,濫用看護工、超時工作、虐待的事件時有耳聞,因為在某些人的觀念中,並沒有將外籍看護工當成一種「職業」,而是將對方當成傭人來看待。而許多剛到台灣的移工其實年紀非常的輕,在人生地不熟且語言不通的情況下,根本無從求助,即便是仲介他們來到台灣的仲介單位,也很難跟雇主溝通,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台灣的雇主都忘記了對於人的基本尊重。

再來,許多外籍移工來到台灣,有些因文化上所帶來的衝突的個案,經由媒體的報導後,也會加深台灣人對於移工的誤解,加上政府長期以來並沒有真正完全站在一個,台灣是多元文化體的角度下來思考,導致許多政策與整體大環境,單純地只把外籍移工當成便宜的勞力,而忽略了他們身為人的需求,以及應該要享有的權益。

台灣人究竟怎麼看待外籍移工?這是個複雜卻鮮少被主流媒體討論到的問題。近年來,台灣也掀起了一波移工潮,而這個移工潮,用比較浪漫一點的包裝叫做「度假打工」,通常是短期並且有年齡限制,其實就是短期的送台灣年輕人去當台勞的模式,只是台灣許多人認為,這樣的「度假打工」可以讓他們增廣見聞、學習專長,但多半僅是跟另一群台灣人或是中國人、韓國人,一起在某些國外偏遠的鄉下,進行一些當地本國人不願意做的工作,晚上聚在一起煮東西吃,因為當地的物價太高,很容易把賺來的錢花光。

不覺得這樣的場景非常有既視感嗎?

我曾經聽過外傭被僱主要求,白天顧阿公、晚上顧阿婆的故事,後來那個外傭受不了,利用下午阿公午睡的時候逃了出來,拜託人家幫忙,因為她已經好幾週沒有辦法躺在床上睡覺;許多外傭一年休不了幾天假,幾乎每天都在不停的工作;我們也能看到,每到假日許多外籍移工,僅能聚集在車站,坐在地上,僅為了透過言語的交談來一解思鄉之情。

面對生活,階級是超越國界的,為了打破階級而選擇四處漂流的年輕人們,無論是來自那一個國度,都只是希望能夠到更好的地方,有更好的收入,來讓自己能夠擁有更好的人生,換個角度想想,這可能不僅只是法條或是規定與正常工時,而是整個台灣的人們,能不能用更多元開放的心態,來面對這些來自不同的國度,投身在重大建設與長期照護之中,默默撐起台灣社會的一群他者,並將他們視為整個台灣社會的一份子。


來自: 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blogs/society-watch/洪慈庸所沒說的問題-094753526.htmlLV包包 LV皮夾 LV長夾 LV專櫃 LV旗艦店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陳政勳騷冬般蛻辯 的頭像
    陳政勳騷冬般蛻辯

    maloneneibarr的部落格

    陳政勳騷冬般蛻辯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